当有朋友生日想在网路上找间餐厅好好庆祝一番,此时你发现了两家 CP 值差不多的餐厅,分别提供了不同的优惠讯息:
“生日寿星用餐我们将赠送神秘小礼物” 或是 “生日寿星我们将赠送特调红茶一杯”
你会选择去哪家餐厅呢?
上述的问题,其实隐含了一个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─ “不确定性” (uncertainty)。
从以前心理学的观点来说,当购买决策时有着不确定性,会降低人们的购买意愿。因为不确定性会使人焦虑不安,难以下决策。像是 Tversky 和 Shafir 所提出的分离效应 (Disjunction Effect),提到人们总是想等待资讯被披露后再做决策。
但也有学者发现,其实不确定性有时反而会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。举乐透、抽奖的例子来说,不确定性加强了人们对结果的预期心理 (有机会赢到大奖),以及可能获得的惊喜感(幻想着赢到大奖的情境)。像是一开头的情境 ─ 赠送神秘小礼物,会让人对小礼物有预期心理以及获得惊喜的期待感。
“奇摩子”强烈影响购买决策
除了不确定性这个因素外,其实人们的 “决策心智模式” 在购买决策时也扮演重要的角色。以一开头的问题来说,人们的决策其实包含了更多情感因素在里面 (i.e., 帮好友庆生为他带来一次难忘的回忆)。
人们在做购买决策时,主要可分成两种模式: 理性认知决策模式(Cognitive model) 以及 情感决策模式 (Affective model)。
处于情感决策模式的消费者 (像是要买情人的生日礼物),做决策时会带着许多强烈的感觉 (intense feelings)、而理性认知决策模式则是鲜少强烈的感觉(像是买工作用的鞋子),取而代之的是,人们会专注于资讯上的提供(价格、功能性…)。
学者 Laran & Michael Tsiros 发现,当人们处于理性认知模式下,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境,会延后其购买决定,反之则会加速决定速度。
但有趣的是,当人们处于情感决策模式下时,面对不确定的情境因素,反倒会加强购买意愿!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让我们来看看 Laran & Michael Tsiros 做的一系列实验:
首先,学者实际挑选了两家位于欧洲、以及南美洲的餐厅,做一个 2 (情境确定性:确定 vs 不确定性) x 2 (心智决策模式:认知 vs 情感) 田野实验。
受试者为到餐厅用餐的消费者,服务员在消费者点菜时,会为其推荐今日特餐,并告知特餐会额外加赠一份的礼物。
在情境确定的情况下,消费者被告知会得到一罐可乐;而不确定性的状况下,则是被告知 有可能得到一罐可乐或是一包洋芋片。
同时,服务员会提示消费者观看特餐的广告标语,透过广告标语,触发人们不同的心智模式。
触发理性认知模式广告标语为“Think about it!”想想这个优惠吧!;而触发情感模式的标语则是“Feel the love!”感受到礼物的关怀与爱!
实验结果发现,
当人们在理性认知模式状况下,确定礼物是可乐时,会加强人们的购买意愿。相反地,当礼物不确定时,购买行为则被减弱。
有趣的是,在情感模式被触发的状况下,当礼物不确定时购买行为反而大增,反之礼物确定时消费者反而兴趣缺缺。
期待惊喜感 vs 简单明了的追求
学者根据上述结果又进一步做了一系列实验,分别测试了 “不确定性的机率高低” 以及“送礼的多寡”因素。
一样发现了类似的结果,当厂商送的礼物内容是确定性越高时,有助于理性认知模式的受试者做购买决策,而情感模式的消费者则是兴趣缺缺。而厂商提供越多的礼物 (ex. 好礼四送三),理性认知消费者的确会提高购买意愿。
让人意外的是,厂商提供越多的礼物 (ex. 好礼四送三),反而是会减弱情感模式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,反倒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下送一个礼物 (ex. 好礼四送一),效果是最好的!
造成上述的原因在于,人们在情感决策模式下,决策当下包含了许多情绪感觉。处于这种情境的人们会期待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。但如果是处于理性认知模式的消费者,他们对价格以及资讯透明度很敏感,不确定性会带来他们的困扰,导致购买意愿的降低。
这个实验结果非常有趣,代表有时企业在做行销时,花高额成本送许多礼物反而不一定有效?!接下来带大家看看几个实际例子
一、 网拍加赠有感?
许多网拍在做广告行销时,经常企图以加送的赠品吸引消费者购买。以下面的例子来说,大家看到有什么感觉呢?
携码/学生 、半价、价格(13900),这些文字触发的是消费者的理性认知决策模式,让人会更加考量价格、礼品等实际因素。也就是说如果当加赠的赠品 (侧掀皮套) 不吸引人时,反而无法吸引消费者。
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,“送礼”、“圣诞节” 企图触发消费者的情感决策模式,引发观看者的情绪(ex. 开心地选个好产品给心仪的人)。同时透过“随机出货”方式,加强消费者的期待感。
仔细想想,在货源充足下,何必要采用随机出货?让消费者自己挑想要不是很好吗?其实一切都是有玄机的! ── “创造期待感”。
其实这种手法,也常被运用在像是台湾流行的 “福袋文化”,厂商常常号称其中一些福袋里面有大奖,藉此来吸引消费者。
二、 有 FU 的“惊喜感”商业模式
如果有注意到实验的描述,聪明的人会立刻想到,触发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模式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的作法。
因为在这模式下的消费者对于价格、产品细节会非常敏感,最后厂商们常常沦落到价格厮杀的战场中。也因此近两年来流行起一个,诉求情感、惊喜感的商业模式 ─ 每月商品订阅服务。
“订阅服务系指每个月定期付费给服务/产品供应商,而供应商每个月定期寄送出商品给使用者。”
像是从开宗元老 BirchBox (试用化妆品订阅服务)、男性/女性服饰订阅 Bombfell 到儿童玩具订阅服务 Little Pnuts 应有尽有。
这些厂商通常最强调的是带给消费者每个月的“惊喜感”,以 Little Pnuts 为例(详细个案分析请看此),透过触发 “父母对小孩的关爱” 的情感模式,提供每个月严选 3~5 个适合小孩的惊喜玩具盒(不确定性)!
针对惊喜感商业模式,台湾厂商例如 EZTABLE ,就推出 Wine Club 红酒俱乐部订阅服务,企图以每个月一瓶精选红酒(不确定的惊喜感)来吸引订阅的消费者。
值得注意的是,触发消费者的理性认知模式,不代表不好,但要更小心其对应策略,尽量减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与简化决策流程。
如同之前文章“该让消费者期盼获得还是该让他们害怕失去?”提到,对于不同心智模式下的人该采用不同的策略。首先你必须先清楚了解你的听众(TA, Target Audience),接着考虑该触发其何种心智决策模式,最后再制订相对应的策略。
情感决策模式下的消费者,想要的其实不复杂,给他们一点“不确定的小确幸”。想尽办法为他带来惊喜感吧!
本文 rebuzz
发表评论